一、总体概况
工商管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迄今已有33 年发展历史。2002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 年获批省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位授权点自2002年起招收企业管理二级硕士,2004年会计学二级硕士授权点开始招生,2011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四个培养方向,各个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应用性与交叉性,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师资及软硬件条件满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要求。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培养目标是通过全面系统的学科培养和训练,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素质、较强创新精神、战略眼光与全球视野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具备本学科扎实完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架构,具有较强数理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及信息化技术的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本学科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管理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创业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在提高师资数量的同时,注重结构优化,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师资,着力打造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学团队。二是加大导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导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脱产和在职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进修,同时组织校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对新遴选导师进行岗前培训指导,提高新导师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快学科梯队建设。
到2020年底,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共有专任硕士生导师27人,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陕西省“千人计划”2人、陕西省发改委规划委员会专家2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3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2人、陕西省标准化委员会专家1人、陕西省食品协会特聘专家1人、汉中市政府特聘专家1人、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专家智库委员会专家1人、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3人,省级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4人。
本学位点2020年毕业31人、均授予硕士学位,毕业生大多就业在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还有一部分考上公务员。受疫情影响,2020年采用线上招生复试,招生27人。全年在校学生62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建立以导师和专职辅导员为主体、党团骨干研究生为支持的工作队伍,紧密围绕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与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强化研究生导师首要责任人责任,大力推进“三全育人”,依托学院“一体两翼”学生工作,以思想理论武装为工作主线,加强思政教育有效供给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切实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导,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以党建为龙头,按班级设立党支部,采取“党建+”模式与专业教育、科研创新相融合,通过组织生活创新大赛、红色情景课堂等,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之基;依托学院省哲社基地和研究平台,大力推进学术文化建设,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在入学教育、创新成果展、学术活动月、科技竞赛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促进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深化学校“服务年”创建成果,构建起研究生、导师、学院、学校立体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提供奖助贷和日常生活服务等,贴近实际解决研究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发挥群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的优势,师生联合开展以“导师下午茶”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研究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招生中严格遵守国家、学校指定的招生政策和规章制度,招生中专业优先、择优录用。复试中严格做到认真细致、公平、公开、公正。无违规违纪行为。2020年通过推荐免试、优秀生源计划和全国统考等共招生27人。
围绕本学位点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课堂内容建设。2020年在培养大纲的修订中对其中的两门课进行了调整,对课程大纲进行了优化。配合省教育厅、学校严格进行教材内容审核审定,课堂建设中严格做好课程思政,不符合当前政治要求和国家经济建设主旋律的内容一律不得上讲台,用正能量充实课堂内容。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严格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2020年针对不同年级的在校研究生开展了学术道德修养讲座、学术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及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专家学术交流、导师带队调研、撰写各类学术论文、参与导师项目等学术训练活动,在校研究生在做好必修课程的学习之余,在导师的带领下锻炼提升科研能力。2020年的毕业生有6人学位论文获得校级优秀奖。
2020年,按照国家、学校对研究生的奖励条件评定办法,本学位点有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有16人获得学业奖学金。
本学位点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在研究生中国家英语考试六级通过率100%,全国研究生非英语专业英语大赛1人获奖。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2020年导师遴选中,新增4位指导教师,均为新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在科研和生产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学院加强对导师业务的指导和监督,多次举办导师培训会议、科研交流活动,提升导师的业务能力。部分导师利用假期奔赴企业一线考察,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丰富教学科研内容。
学院鼓励导师和研究生参加各类专业对口的学术交流会议。工商管理专业教指委会议、工商管理教材建设会议、课程教学交流会等。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集中指导研究生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每位导师做好学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质量检查。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素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中严格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执行考试考核制度,论文写作中严厉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经过努力2020年没有同学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推迟毕业。
2020邀请校内学者举行讲座、学术报告、经验交流会11场。
依托阿尔斯特学院平台,举办国际交流会议一场,导师赴国外访学、短期交流4人次。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学位点在二十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结合社会需求和办学的目标还有以下问题存在:
1.生源质量问题。一志愿不足,大多数生源属于调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在后续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投入加大。
2.缺乏有影响力的科研领军人物和科研项目。2020年学院国家级、省级项目数量较少,有影响力的横向项目缺乏。
六、改进措施
1.精准化提升科研团队水平,打造标志性科研成果。推动科研体成果系化,层次化,依托学位点实际交叉整合科研团队,按照团队建设需求继续吸纳高水平人才加入。
2.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与国内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的交往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理论交流、科研合作、社会服务、招生宣传等,谋求发展机遇,扩大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