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中外学生协同成长,3月24至3月29日,我院工商管理系组织专业2024级首批3名本科国际留学生,与同班级96名中国学生共同完成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此次实习系统整合“课程浸润-企业深耕-学术反哺-文化共生”四维资源,是学院“中外融合式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与同班级中国同学,在跨文化协作中探索了企业管理实践。

学院对留学生培养宗旨为“扎根中国管理实践,培养全球商业使者”,在基本理论教学基础上,注重实景化教学创新。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祥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蓝田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企业参访中,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全球化与本土化协同创新及运营”为主题,通过中外合作典型案例解析以及跨境电商拓展等业务,展现了中国市场与国际业务的联动逻辑。本次中外同班共育留学生认识实习的顺利开展,是学院国际化战略的特色路径,通过“共学、共研、共实践”机制,帮助留学生深度融入中国语境,同时助力本土学生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打造双向赋能的成长生态。

留学生KAMCHYBEKOVA SEZI表示:“这次实习不仅加深了我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解,更让我认识到沟通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未来职场中的关键作用。我将以此为契机,在后续学习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留学生KODIRJONOV SHOKHOBIDDIN表示:“通过本次企业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工商管理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是实践中对资源、数据和流程的高效整合,这让我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留学生SULTANGAZYEVA ARUUKE表示:“实习非常有趣,我们参观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我第一次来到这些公司,他们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新信息。我们参加了导览,看到了他们制造的产品。公司为我们安排了讲座,让我们了解了企业的运营,并深入认识了内部的工作流程。我个人很喜欢快递配送的工作,因为我自己也经常从网上购物。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氛围友好,充满温暖”。
学院从文化认知度、技能迁移度、学术创新度及价值认同度四个维度量化培养效果,通过蓝田商产融合乡村振兴研究院专题研习,向留学生系统阐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认识实习过程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管理智慧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价值的认同。作为学校首批“中外同班共育”实践项目,此次认识实习不仅强化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更构建了跨文化交流的实体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完善“课程共建、实习共享、文化共融”的培养体系,为中外学生打造更具包容性与竞争力的成长环境。